快3大小单双平台推荐伴热电缆 恒功率电伴热带单位的发热量恒定,使用的电热带越长,输出的总功率越大,电热带在现场金额按照实际需要的长度热议剪接,但Z少不得少于3米。由于电热带具有柔软性,可以方便的紧贴被伴热管道表面敷设。电伴热带外层有铜丝屏蔽编织层,不仅具有热传和散热作用,能提高电热带的整体抗拉强度,同时还能作为安全接地线使用。
产品分类
相关文章
安徽快3大小单双平台推荐伴热电缆(伴热带)又称自调控电伴或自限温电热带。它是一种电热功率随系统温度自调的带状限温伴热带。即电伴热带本身具有自动限温,并随着被加热体系的温度变化能自动调整发热功率的功能,以保证工作体系始终稳定在设定的*操作温区正常运行。
1、工作特点:加热时能够自动限定电伴热带的工作温度, 能随被加热体系的温度变化自动调整输出功率而无需外加设备,电伴热带可以任意裁短或在一定范围内接长使用,而上述性能不变。允许交叉重叠缠绕敷设而无过热及烧毁之忧。
2 、工作优点:安徽快3大小单双平台推荐伴热电缆(伴热带)在用于防冻和保温时,具有如下优点:伴热管线温度均匀,不会过热,安全可靠,节约电能,间歇操作时,升温启动快速,安装及运行费用低,安装使用维护简便,便于自动化管理,无环境污染。
3 、PTC工作原理:PTC效应及PTC材料,PTC效应即正温度系数效应,是特指材料电阻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,并在一定温度区间电阻率急剧增大的特性。具有PTC效应的材料称为PTC材料,本电伴热带的高分子PTC材料是半晶 高聚物与炭黑的共混物。
4、工作原理:温控电伴热带的电热元件,是在两根平行金属母线之间均匀的挤包一层PTC材料制成的芯带。PTC材料经熔融挤出、冷却定型之后,分散其中的炭微粒形成无数纤细的导电炭网络。当它们跨接在两根平行母线上时,就构成芯带的PTC并联回路。电伴热带一端的两根母线与电源接通时,电流从一根母线横向流过PTC材料层到达另一根母线形成并联回路。PTC层就是连续并联在母线之间的电阻发热体,将电能转化成热能,对操作系统进行伴热保温。当芯带温度升到相应的高阻区时,电阻大到几乎阻断电流的程度,芯带的温度将达到高限不再升高(即自动限温)。与此同时,芯带通过护套向温度较低的被加热体系传热,达到稳态时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等于电伴热带的电功率。电伴热带的输出功率主要受控于传热过程以及被加热体系的温度。
5、电伴热带工作性能
(1)功率自调性能电伴热带的电热功率是随温度升高而自动减少,或随温度降低而自动增大。
(2)自限温性能电伴热带通电发热时温度升高、电阻增大,当电阻达到极大时,电热功率就趋于极小,温度便升到了高限,这就是电伴热带的自限温特性。限温伴热是指电伴热带能在温度高限以下某温区进行伴热的过程。
(3)PTC记忆性能电伴热带的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,在降温时若电阻能沿着原升温路线返回原来的起点,便是具有PTC记忆性能。具有记忆性能的电伴热带才能长期反复使用。
(4)温度均匀性能温控电伴热带的芯带是由大量的纤细导电网络形成的PTC并联单元组成。当伴热管道任何区段出现料温及能耗波动时,所在部位的各个PTC元都能直接感温并独立做出响应。即时朝着消除波动的方向自动调整各自的输出功率,温度低了功率调大,温度高了功率调小,并按温度波动的幅度大小,给出功率调幅的大小,以维持整个系统各区段的运行温度均匀稳定。这是一种微区跟踪,全线同步,全自动的伴热保温过程。
6、主要参数定义: 标称功率
标称功率是指在额定工作电压下、在一定保温层内以电伴热带伴热的管道温度为10℃时,每米温控电伴热带输出的稳态电功率。温控指数温控指数是指温度每升高1℃时,电伴热带输出功率的下降值,或温度每降低1℃时,电伴热带输出功率的增加值(一般给出*低值)。
在用一定型号的电伴热带伴热某一体系时,能使体系维持到的*高温度称为该种型号电伴热带的*高维持温度。维持温度是一个相对参数,它与保温体系的热损失大小有关,与电伴热带的*高表面温度有关。在使用中如设计得当,可以使体系温度维持在从*高维持温度到环境温度之间的任何温度。*高曝露温度曝露温度是指外部热源施加在电伴热带上的温度。曝露温度高于一定温度后,将开始损坏电伴热带的电热性能。这个温度是温控电伴热带所能承受的*高温度,称为*高曝露温度。
指在良好的隔热条件下、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的电伴热带表面所能达到的*高电热温度。这一参数对有易燃物料和易爆气氛的场合是重要的。*大使用长度在单一电源的额定工作电压下,电伴热带有允许使用的*大长度限制,这个长度为*大使用长度。*大使用长度与额定电压、功率、规格及环境温度有关。如果使用需要超过*大使用长度,应当另接电源。
7、产品型号及结构: 产品型号规格表示方法
产品型号、规格表示方法如下所示:结构型式、额定电压、产品代号、温度等级、标称功率从左向右
(1)标称功率:例如“10”表示标称功率为10Wm-1。
(2) 温度等级:D表示低温;Z表示中温。
(3) 产品代号:WL表示温控型电伴热带。
(4)额定电压:“1”表示110V;“2”表示220V;“3”表示380V。
(5)结构型式:“J”表示基本型、“P”表示屏蔽型、“F”表示防护型。
示例:10DWK2-F
表示:防护型低温温控电伴热带,标称功率10Wm-1,额定电压220V。
8、产品型号规格
项 目 基本型 屏蔽型 防护型 标称功率W/m
低温系列 DWL-J DWL-P DWL-F 10、25、35、45
中温系列 ZWL-J ZWL-P ZWL-F 30、40、50、60
产品结构
(1) 导体(镀锡铜线1.0、1.5、2.5mm2)
(2) PTC芯带
(3) 改性聚烯烃绝缘层
(4) 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
(5) 改性聚烯烃或氟碳树脂护套层
9、主要性能参数
低温系列性能参数
标准颜色:黑色
温度范围:*高维持温度65℃
*高曝露温度85℃
*高表面温度85℃
施工温度:*低-60℃
热稳定性:由10℃至99℃间来回循环 300次后,电伴热带发热量维持在90% 以上。
弯曲半径:20℃室温时,为25.4mm,-30℃低温时,为35mm。
绝缘电阻:电伴热带长度100m,环境温度75℃时,绝缘电阻zu小值为20MΩ。
DWL电伴热带功率—温度工作曲线图(电源220Vac),
中温系列性能参数
标准颜色:褐色
温度范围:*高维持温度105℃
*高曝露温度135℃
*高表面温度135℃
施工温度:*低-30℃
热稳定性:由10℃至149℃间来回循环300次后,电伴热带发热量维持在90%以上
弯曲半径:20℃室温时,为25.4mm,-30℃低温时为35mm。
绝缘电阻:电伴热带长度100m,环境温度75℃时,绝缘电阻*小值为20 MΩ。
熔断器选型与单一电源*大使用长度
电伴热带型号规格 起动温度℃ 熔 断 器
10A 20A 30A 40A
单一电源*大使用长度(m)
15DWL2-J -20-100+10
25DWL2-J -20-100+10
35DWL2-J -20-100+10
40ZWL2-J -20-100+10
50ZWL2-J -20-100+10
60ZWL2-J -20-100+10
10、用途
需要防冻、融冰、化雪及防凝结的部位或场所。
易液化、固化、易结晶及粘稠液体的管道、阀门、泵、容器、槽、罐、反应器等的伴热保温、降粘及防堵。如煤气、原油、重油、食用油及水管等,特别是当上述管道间歇操作而无法*排空时。
测量仪表的支管,因其较细而物料又不流动。
无需精确恒温的仪表、元件以及功率不大的限温加热。
农副产品加工以及其他用途,如发酵、孵化、养殖等。
11、使用注意事项
运输、储存、安装及使用中要避免碾压、撞击、反复弯折以及有机溶剂或油污的侵入。
电伴热带一端接入电源,另一端的线芯不得短路或与导电物质接触,必须用配套的封头严密套封。在需要防爆的场合应使用配套的防爆接线盒。护套不得损坏,芯带不得裸露。
电伴热带的输出功率与伴热系统的诸多因素相关,使用电伴热带时须进行热工设计,方能达到*运行效果。
12、简易热工设计
电伴热是利用电伴热带输出的热量来补偿管道、容器、罐体等储运系统所耗散的热量,以维持系统操作介质始终处在工艺要求的适宜温区。所以,热工设计首先要确定工艺装置的热损失即耗热量,然后根据耗热量确定所需电伴热带的功率和长度。
13、设计需要确定的工艺参数
(1)管道要求的维持温度,TV;
(2)当地*低环境温度(℃),TA;
(3)管道的外径,D;
(4)容器的表面积,S;
(5)管道的保温材料品种及厚度;
(6)管道是在室内或室外。
管道、平面热损失计算
管道、保温管道的热损失(加30%安全系数)按公式(1)计算:
Qt={[2π(TV-TA) ]/[( LnD0/D1)1/λ+2/( D0α)]}×1.3 ………(1)
平面
保温平面的热损失(加30%安全系数)按公式(2)计算:
QP=[(TV-TA)/(δ/λ+1/α)] ×1.3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)
式(1)和式(2)中:
Qt — 单位长度管道的热损失,W/m
Qp — 单位平面的热损失,W/㎡
TV — 系统要求的维持温度,℃
TA — 当地的*低环境温度 ℃
λ —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,W/(m℃)
D1 — 保温层内径,(管道外径) m
D0 — 保温层外径,m; D0=D1+2δ
δ — 保温层厚度,m
Ln — 自然对数
α — 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散热系数,W/(㎡℃)与风速ω,(m/s)有关
α值按公式(3)计算:
α=1.163(6+ω1/2) W/( ㎡℃ )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3)
管道材质修正系数
不同材质的导热系数不同,在同等TV的情况下所需功率不同,修正系数Kc,见表4;
Q t、Q P值的条件是钢材,如材质变动应乘以材质修正系数。例如式(4):
表3 常用保温材料导热系数
保温材料 导热系数W/ (m. ℃)
玻璃纤维 0.036
矿渣棉 0.038
硅酸钙 0.054
膨胀珍珠岩 0.054
蛭 石 0.084
岩 棉 0.043
聚氨脂 0.024
聚苯乙烯 0.031
泡沫塑料 0.042
石 棉 0.093
表4
管道材料 修正系数
碳 钢 1
铜 0.9
不锈钢 1.25
塑 料 1.5
Q=Qt×kc W/m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4)
计算所需电伴热带的总长度L
用Q值来选择合适规格的电伴热带,并确定每米管道所用电伴热带的长度和敷设方法。
管道部分用电伴热带长度Lg
每米管道应敷设电伴热带的长度Lg为:
Lg=Q/QM m/m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5)
式中,QM为某一规格电伴热带在维持温度TV时的输出功率(W/m)。
Lg小于1时,每米管道采用的电伴热带小于1m无法敷设,所以Lg不能小于1。
Lg等于1时,则每米管道采用1 m该规格的电伴热带,单根直线敷设。
Lg等于n时(n为整数),则每米管道采用n根这种规格的电伴热带,n根直线敷设。
Lg大于1且不等于n ,可采用螺旋卷绕敷设,节距为LS(m)
LS=π(D+d)/(Lg2-1)0.5 m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6)
D为管道外径(m);d为电伴热带厚度(m)
管道部分用电伴热带长度,为:
L1=管道总长度×Lg m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7)
平面部分用电伴热带长度L2
每平方米表面应敷设电伴热带长度为:
Lp=(Qp×Kc)/ QM m/㎡
2) Lp≥3,即每㎡面积须敷设不短于3 m长度的电伴热带
3) 平面部分用电伴热带长度为:
L2=S×Lp m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8)
S为散热平面面积(m2)。当管径大于600mm时可当作平面容器处理。
管道附件用电伴热带长度
管道附件的热损失可换算成一定长度相同管径管道的热损失,所需电伴热带应敷设在相应附件上。
管道附件所需电伴热带长度 = 附件散热系数×每米管道所需同种电伴热带长